另外,由于近来市场上多晶硅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目前一些太阳能电池厂商开始增加其多晶硅的库存量,未来一段时间内,这部分企业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也不会太大。
天达光伏审时度势,从2006年开始,逐步将市场重心从国内市场转移到国际市场。目前,该公司已实现80%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云南天达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逐步将市场重心从国内市场转移到国际市场,今年1—7月出口额达1600万美元。为了适应国际化经营,天达光伏由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等多个具有行业经验的股东构成,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韦普热克电站位于距离捷克首都布拉格市约40公里的韦普热克市,项目总装机容量35兆瓦,占地面积84公顷,项目总投资约2亿美元,是迄今为止全球第五大单体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此前该投资方投资的斯米日采电站一期和二期共计6.12兆瓦的光伏电站也同样全部采用辉伦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商务参赞费义祥在致词中说,韦普热克电站项目在中捷经贸关系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合作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将进一步推动中捷经贸关系健康、持续发展。
江苏辉伦太阳能科技公司隶属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江苏苏美达集团,在历时近一年时间里,中捷双方紧密合作,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圆满完成电站的生产供货、安装和调试工作。捷克最大太阳能光伏电站韦普热克电站8日举行并网发电仪式,中国江苏辉伦太阳能科技公司以辉伦太阳能自主品牌为该电站独家提供全部太阳能光伏组件。也就是说,如果国外的需求不能持续稳定,60%的订单仍面临危险,而各企业的实际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
前两年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超快速成长,导致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可是08年下半年市场急转直下,欧洲市场的需求持续低迷,这使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马上变得苦不堪言。国内一些专门回收副产品的公司也在不断壮大,这对于广大中、小太阳能电池企业是一个福音。例如,2009年,德国市场占中国出口欧洲太阳能光伏产品的一半以上,但德国并不是欧洲最阳光灿烂的地方,不论年平均日照天数,还是日均日照强度,德国都在欧洲的平均线以下。
这种情况放在05~08年太阳能光伏被神话的时代,本来是值得炫耀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拓展海外市场的成功。即使是沙特与伊朗等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也在未雨绸缪地研究能源枯竭之后的退路,把兴建太阳能电站作为最主要的发展战略。
例如,曾经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最大消费国西班牙,深受经济危机困扰,不仅把使用太阳能电网的补助减少了近80%,而且采购项目也大为减少。撒哈拉东部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国家,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条件得天独厚。这种规模化生产体系提高了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也防止了环境污染。江西赛维的产能利用率更是跌到20%左右,人员严重流失。
而德国经济的持续走强,又可保证对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强劲需求。目前,Hemlock和Wacker占有约60%的市场份额,由于掌握技术优势,即使其以每公斤25美元的价格销售,仍有丰厚的利润空间,这两家公司在2010年都宣布了新的扩产计划。而国内的硅材料即使以每公斤50美元销售,许多企业都会入不敷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需要6~8个九(即99.9999%~99.999999%)的高纯度晶体硅,在中国企业大举进入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游之前,Hemlock、Wacker、MEMC、Tokuyama、SGS、ASimi和Mitsubishi等国外晶体硅巨头,控制着世界上95%的纯晶体硅生产。
据记者了解,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包括无锡尚德等企业都被迫采取大规模缩减人力成本的措施,一方面大量裁员,一方面在岗员工的工作时间大为减少,工作2天休息5天者不在少数,而一线员工的工资不过360多元。德国和捷克现在是欧洲太阳能光伏产品的消费大国,同时两国在欧洲都属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
出口制造业产品的德国,会在对外贸易中借助弱势欧元使自己的商品更有竞争力。1.人才:对于太阳能光伏这样一个新兴产业,保持一支拥有强大研发能力、经验丰富的员工团队至关重要。
中国虽然拥有全世界25%的硅矿,但是目前国内厂商在价格竞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反观国外,真实需求是否会随着欧猪五国(PIIGS,Portugal—葡萄牙、Italy—意大利、Ireland—爱尔兰、Greece—希腊、Spain—西班牙)的需求而减少呢,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一下:第一,领先世界的欧洲太阳能光伏产品的需求,并不是来自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机,更多的是来自当地政府和社会的环保意识。如对并网补贴和优惠的出口退税政策,即由政府买单,扩大光伏产业的国内需求,以使产业继续生存和发展。第二,欧洲各国对太阳能光伏产品的需求大小,并不取决于当地太阳能资源(光照)的丰富程度,而是取决于当地科技的发达程度,以及政府和民众的支付能力。3.原料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光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欧洲以外其他地区对太阳能的需求持续增长。
不论在德国还是捷克,用火电厂供电的成本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肯定大大低于太阳能发电。另一方面,欧猪五国经济危机导致的欧元下滑,对经济实力强大的德国是有利的。
[page]另外,生产一线的员工流动率高。物理法比化学法生产晶体硅具有低能耗、低设备投入的特点,但是技术不是非常成熟,特别是晶体硅的纯度很难达到高水平。
但是这些回收企业是否已经掌握了成熟可靠的技术,可以经济地将大量四氯化硅等副产品分解还原成可以被再利用的原料,还需要时间的检验。继续开拓海外市场,还是转身国内图谋发展,抑或限能减产?这是每一个国内太阳能光伏厂商正在思考的问题。
从09年底到现在,需求刚有些起色,却又赶上了由希腊债务危机引起的欧盟经济地震,欧元持续走软。开发国内市场Vs拓展海外市场在最近的一些太阳能光伏产业论坛和会议上,频频出现期盼政府推出更有力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的言论。提高竞争能力的5个关键因素如上所述,海外市场需求不会减少,因此,中国太阳能光伏厂商为了持续发展,保持竞争地位,需要在人才、设备、原料、生产方法及环境这5个方面改善和提高。国内的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等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生产回收利用体系,力争让更多的副产品进入一个闭环循环系统,减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在国外,几家多晶硅大厂同时又是更大的原材料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一般都会把成品里最纯的多晶硅用于半导体行业,次纯的用于太阳能行业,而把产生的四氯化硅等副产品调配给集团内的其他企业做二次加工。韩国、以色列、印度和美国等市场为摆脱对石油和煤炭资源的依赖,也都对太阳能光伏产品有持续的需求。
果真如此吗?首先来看一下提升国内需求这条路。4.生产方法国内已投入量产的硅原料生产方法,基本上都是西门子还原法或改良西门子法
而国外企业在这方面拥有大量专利技术,可以更廉价、更清洁地制造出硅晶体原料。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90%都是出口,只有10%是国内市场需求。
国内一些专门回收副产品的公司也在不断壮大,这对于广大中、小太阳能电池企业是一个福音。从09年底到现在,需求刚有些起色,却又赶上了由希腊债务危机引起的欧盟经济地震,欧元持续走软。在国外,几家多晶硅大厂同时又是更大的原材料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一般都会把成品里最纯的多晶硅用于半导体行业,次纯的用于太阳能行业,而把产生的四氯化硅等副产品调配给集团内的其他企业做二次加工。4.生产方法国内已投入量产的硅原料生产方法,基本上都是西门子还原法或改良西门子法。
例如,2009年,德国市场占中国出口欧洲太阳能光伏产品的一半以上,但德国并不是欧洲最阳光灿烂的地方,不论年平均日照天数,还是日均日照强度,德国都在欧洲的平均线以下。也就是说,如果国外的需求不能持续稳定,60%的订单仍面临危险,而各企业的实际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
另一方面,欧猪五国经济危机导致的欧元下滑,对经济实力强大的德国是有利的。撒哈拉东部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国家,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条件得天独厚。
这种情况放在05~08年太阳能光伏被神话的时代,本来是值得炫耀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拓展海外市场的成功。如果国内企业不能突破这些技术限制,不仅成本难以控制,还会产生下面第5点提到的环境问题。
本文由望风而降网发布,不代表望风而降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a16b1.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bskfh/2451.html